##EasyReadMore##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一江山島戰役

一、一江山島戰役的背景簡介


  西元1952年4月,時任華東軍區參謀長的張震(西元1914年-)開始規劃從大陳群島開始的由北至南軍事行動,並獲得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的同意。儘管毛澤東在彭德懷擔心的美國武裝介入可能性之下暫緩了此計劃,不過在同年7月,中共高層在嗅到韓戰停火可能性增加的同時,華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務委員陳毅(西元1901-1972年)委託參謀長張愛萍(西元1910-2003年)再次籌備關於進攻浙江沿海島嶼的計劃(註一)。

  在西元1953年7月27日韓戰的中美雙方簽訂停火協定後,同一個月內陳毅和張愛萍便向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提出他們的方案:用五個軍的兵力進攻金門,並修建福建的幾個機場、鷹廈鐵路(註二)、廈門海堤。毛澤東在兩人面報完後立即批准,並指示張愛萍與福建軍區司令員葉飛前往朝鮮戰場學習。

  然而,當時轉任中央軍委總參謀部作戰部長的張震上書給毛澤東,提出「先攻大陳、後攻金門」的反駁建議,他提出先攻下大陳以利於兵力集中,將攻打金門的戰費先拿去修建福建鐵路,確保到時攻打金門戰後補給的穩定(註三)。張震的建議被毛澤東採納。張愛萍和陳毅的先攻金門計劃因此被變更成先打大陳群島,解放浙東沿海島嶼的逐島作戰。而一江山島位於大陳群島的北面,是國軍監視台州灣口的一個重要的海上監視哨(註四),也是從北面進攻大陳島時首先遇到的要衝。在張愛萍的戰場勘查和研究後,力排眾議,改為先進攻一江山島,再進攻大陳島(註五)

  毛澤東除了考量到兩個方案間的戰費評估,也考慮到攻打金門時美方可能將會武力介入的態勢。再者,韓戰停火後國際間不適於組織大規模渡海登陸作戰,當時的金門駐軍約有六萬餘人,強行進攻勢必會受到國際關注;選擇浙東的較小島嶼作戰,引起的國際反彈較小,也不會影響到韓戰停火後中國國內的經濟建設(一五計劃)。

  從中共解放軍的作戰能力來看,此時尚缺乏陸海空三軍共同登陸作戰的經驗,而金門要塞式的防禦工事已經修築,要進攻金門需要砲兵隊和空軍的掩護。當時福建省既無鐵路設施,也無可供噴射式戰鬥機起降的機場(註六)。而福建山區多,要修築鐵路和大量有混凝土跑道的機場需要時間。解放軍空軍主要戰力和工作部隊還留在東北地區的遼寧附近,一時之間無法入閩。

  將作戰地點改為浙東沿海島嶼,作戰難度較金門要小,兵力可從華東軍區調度其中一部分陸軍,上海、杭州、寧波有海、空軍基地可以立即支援,順勢累積中共解放軍渡海登陸作戰的經驗。西元1954年3月到7月,為了反制國軍在浙東沿海的封鎖和騷擾,中共趁春汛發動一波「貓頭洋護漁戰」,登陸並攻佔一江山島東北方的東磯列島,解放軍遂控制大陳群島以北的制空、制海權,並將一江山島納入陸軍砲兵隊的射程範圍內(註七)。西元1954年7月後,國軍的飛機已經逐漸減少對浙東沿海的騷擾行動,顯示中共在浙東已有相當的制空權(註八)

註一:徐焰,《台海大戰(上):中共觀點》,頁160。
註二:又稱鷹廈線。路程北起江西鷹潭,南至福建廈門。於西元1954年開始興建,西元1957年通車。
註三:袁應誠,《毛澤東對臺政策之研究(1949-1976)》,頁48。
註四:劉毅夫,《風雨十年:一個戰地記者的見證》,頁149。
註五:徐焰,《台海大戰(上):中共觀點》,頁167;周湘華,《中共在1954年台海危機行為之研究》,頁86。
註六:噴射式戰鬥機起降需要兩千米左右的混凝土跑道,而當時福建只有路況不佳的幾條公路,和兩座短距離土跑道的機場。徐焰,《台海大戰(上):中共觀點》,頁162。
註七:周湘華,《中共在1954年台海危機行為之研究》,頁92。
註八:西元1954年秋季,中共完成從浙江到廣東沿海的雷達網;而大陳群島已超過台灣本島的雷達管制範圍,故國軍在大陳群島作戰時無法有效的提供空中支援。周湘華,《中共在1954年台海危機行為之研究》,頁83。 


圖一:一江山島、東磯島和大陳島地圖 

二、一江山島戰役過程簡介


  西元1954年8月27日,浙東前線指揮部成立,張愛萍任司令員兼政務委員,負責指揮進攻一江山島與大陳島。同年11月1日,解放軍空軍和海軍聯合作戰,連續轟炸一江山島和大陳島,空軍在大陳島上空掩護砲擊,使國軍空軍無法投入到大陳地區進行戰事支援。儘管解放軍空軍因對海上目標的轟炸缺乏訓練而未能炸沉國軍軍艦,但已有效封阻國軍海軍的日間活動。

  11月14日,解放軍的六艘魚雷艇靠著雷達的搜尋,在夜間擊沉了國軍海軍的曾參與西元1949年古寧頭戰役的主力艦之一「太平號」。這是解放軍魚雷艇部隊首次作戰勝利,加上美國第七艦隊的艦隻駛離浙東,對國軍海軍的士氣造成了一定打擊。然而在12月2日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簽訂,中共推動新的兵役法(註九),冬季台州地區多風使得登陸作戰變得困難,毛澤東決定將進攻一江山島的時間向後推延至翌年一月,並將目標放寬成不限一江山島,只要防禦薄弱之島嶼即可攻打(註十)

  為了保持制海和制空權,同時隱蔽登陸作戰意圖,從西元1954年12月21日至翌年1月10日,解放軍浙東前線指揮部出動空軍轟炸機,五次轟炸大陳島,並在1月10日趁著國軍海軍在大陳島的艦艇因風大未能日間出海之際,炸沉國軍坦克登陸艦「中權號」。而在夜間作站時,解放軍魚雷艇隊又擊沉國軍砲艦「洞庭號」(註十一)。此後國軍的船艦不敢再進入大陳海域,對解放軍的渡海作戰增加一定優勢。

  西元1955年1月18日,解放軍史上第一次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在一江山島展開。解放軍出動了海軍各型艦艇一百八十八艘、航空兵二十二個大隊共一百八十四架飛機,地面砲兵四個營十二個連(火砲一百一十九門)、高射砲兵六個營(高射砲六十門)負責轟炸火力支援和對空掩護(註十二)。在空軍和砲兵隊的轟炸掩護下,解放軍20軍60師178團2營首先登上一江山島的最北端樂清礁的狹長地段,178團1營從北一江山島西岸漸次登陸,兩路的目標是一江山國軍司令部所在的203高地。180團2營部隊則從南一江山島登陸。

圖二:解放軍一江山島作戰示意圖 

  一江山島的守軍是以地區司令王生明為首的突擊第4大隊、突擊第2大隊,第4中隊及炮兵第1中隊。軍隊的組成份子多半是在大陸受過階級鬥爭的逃亡地主和惡霸,對於共產黨極為仇視,因此從王生明以降的一江山島守軍,都展現了死守一江山島的決心(註十三)。國軍在一江山島上的諸多岩洞修築大量防禦工事和坑道,但在解放軍空軍和砲兵火力支援下,在登陸戰前即摧毀掉國軍在島上大部分的火力點,並壓制了國軍在大陳島的支援火力,使得解放軍在登陸一江山島後得以迅速的突破國軍的坑道和水線地堡。 

圖三:今日一江山島西岸碼頭碉堡

  下午2點29分,解放軍開始兵分三路進攻一江山島。從北端登陸的解放軍經過奮戰,突破國軍的塹壕。第二路解放軍從一江山島西岸登陸,首批登陸的幾個連進展順利,僅其中1連遭到國軍水線地堡的突襲,又沒有利用炮火開闢的通道,反而機械性的自行組織爆破,滯留了四分鐘,造成較大傷亡。第二路部隊佔領國軍第一線陣地,控制了北岸一線灘頭陣地,第二梯隊也隨即登陸。 

圖四:解放軍的登陸部隊

  第三路解放軍是180團2營的部隊,奪佔南一江山島。解放軍進展順利,5連僅用了十一分鐘,就連續突破國軍兩道封鎖線。7連只用了三十分鐘就從灘頭一路打上山頂,奪佔了島右方的160高地。 

  解放軍登陸後,利用炸藥包、火焰噴射器和手榴彈等武器殲滅了坑道和岩洞中的國軍。下午三時,解放軍攻佔了203高地,兩小時後國軍一江山島指揮官王生明陣亡,副指揮官王輔弼被俘。1月19日,解放軍完全佔領一江山島,全殲國軍一千零八十六人(殺死五百六十七人、俘虜五百一十九人)。解放軍死亡三百九十三人,受傷一千零二十七人。一江山島戰役就此宣告結束。 

圖五:今日203高地(一江山國軍司令部)

  值得一提的是,共軍史上第一個噴火連(註十四)。在一江山島登陸作戰中,使用從各地搜集來到二十七部日制100型噴火器,配合步兵分隊燒毀國軍地堡四十五個(約占島上永久和半永久工事數量的三分之一),並燒毀國軍火力點二十多個,國軍兩百餘人陣亡,約占國軍傷亡總數的五分之一。 

圖六:解放軍攻佔一江山島

圖七:一江山島戰役的國軍戰俘

註九:西元1954年12月16日中共國務院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草案)》。解放軍兵源由志願役改為義務役。當時部隊士兵多在國共內戰前後入伍,按規定要在舊曆年前退伍,使得部隊內一些待退士兵對於此次作戰存有異議。徐焰,《台海大戰(上):中共觀點》,頁173。
註十:袁應誠,《毛澤東對臺政策之研究(1949-1976)》,頁54。
註十一:徐焰,《台海大戰(上):中共觀點》,頁174。
註十二:周湘華,《中共在1954年台海危機行為之研究》,頁110;劉毅夫,《風雨十年:一個戰地記者的見證》,頁145。
註十三:徐焰,《台海大戰(上):中共觀點》,頁174。
註十四:中共華東軍區在西元1954年10月16日把中共陸軍20軍60師師屬防化連改編而成。 

三、一江山島戰役的影響


  一江山島的戰役規模雖然不大,但對於國共兩軍皆有著深遠的影響。共軍方面,一江山島戰役是解放軍史上第一次陸海空三軍的聯合作戰,此次勝利不僅顯示解放軍在現代化戰爭的進步,且對於以後的浙東逐島作戰具有指標性的意義。一江山島淪陷後,解放軍的火砲射程已可覆蓋大陳島,加上中共空軍在浙東的制空權,國軍認知到浙東諸島已無法防禦,開始逐步從大陳、披山、南北麂山等浙東沿海的島嶼據點撤退至臺灣本島。

  國軍方面,浙東沿海島嶼的淪陷,就戰略意義而言損失不大,但在心理和政治層面上,浙東島嶼象徵著反攻大陸的最前線基地,是蔣介石反攻大陸的決心和象徵;而一江山島淪陷後,代表蔣介石反攻大陸的最後希望也趨之破滅(註十五),僅能將防線退縮至金門、馬祖,態勢逐漸趨於被動。

註十五:周湘華,《中共在1954年台海危機行為之研究》,頁106。

四、參考資料


周湘華,《中共在1954年台海危機行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94年
袁應誠,《毛澤東對臺政策之研究(1949-1976)》,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8年
徐焰,《台海大戰(上):中共觀點》,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
劉毅夫,《風雨十年:一個戰地記者的見證》,華視文化公司出版,民國81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