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10年6月14日 星期一

<清人入關前的農業生活──太祖時代>摘要

  一、前言:


  明清國力消長的關鍵點為薩爾滸戰役。在此戰役後建州女真得到了遼東地區的廣大農田和漢族農民,不但解決了部分的糧食供應和人力生產問題,不必再受明朝透過取消互市箝制經濟命脈,並以農業為基礎持續擴張軍事力量,向明朝擴大戰事。

  此一時期建州女真的社會型態有著巨大轉變:氏族社會的崩潰,向農業經濟封建社會發展;從採集漁獵的原始生產到貨幣經濟的商業市場出現,可以說都是從建州女真拿下遼東地區之後的刺激演變。

  二、清太祖興起前的農業型態:


  明朝初期中國和朝鮮方面的記載可得知,建州女真在早期就進入採集畜牧農業混雜交錯的生產組織。農業因地而宜,挑選有利耕作的土地部分農耕,採集畜牧仍佔總生產的重要比例(民以獵為業,農作次之)。建州女真主要生產模式有兩種,其一是採集畜牧的物品部分作為商品,如人參、松子、皮貨,和明朝與朝鮮交換如鹽、布帛、銅鐵器等生活物資的互市貿易。另一是自力或擄來漢人、朝鮮人耕作生產。以當時建州女真生活型態而言,擄掠農業民族為其生產是最經濟的方式。

  此外,建州女真亦有向朝鮮請勅受職以換取農器種子的行為。朝鮮亦有對女真編戶減免的行為(與國人相婚,服役納賦,無異編戶)。和朝鮮人進行通婚、學習其耕作方式,生活型態的感染,對於女真人的農業生產和技術進步有極大的正面效益,同時也為日後女真能夠接受中國農業文化埋下遠因。

  女真受明朝設建州衛安撫守邊,以互市貿易提供農業生產必須的耕牛和農器,藉以維持主從關係。然而當明朝因為忌憚邊境民族透過交易鐵器日漸強大,而禁市鐵器時,沒有農器無法進行農耕生產的女真就曾要脅入寇。

  在猛哥帖木兒、凡察時代,各部族戰爭紛起,加上建州女真和明朝在董山叛亂之後關係的惡化,農業發展有倒退的傾向。直到清太祖努爾哈赤起兵統一各部,才又轉入一新型態。

  三、薩爾滸戰役前的農業情形:


  努爾哈赤在薩爾滸戰役之前,已統治開原以東至長白山的廣大土地。豐富地形(山嶺、盆地、河谷、平原)同時適合漁獵畜牧和農業生產。而東西連接朝鮮和中國的地理位置不僅易受其農業文化影響,亦方便通商貿易。元朝和清朝統治時間的長短差別就在於「滿州古多城郭射獵之民族,與蒙古逐水草遷徙者不同」這句話當中,充分表露出滿蒙接納中國農業文化程度的差異性。

  努爾哈赤推動農業生產的措施可分為前後兩期,以薩爾滸戰役為分水嶺。前期內外壓力較輕,仍以傳統的採集漁獵混合農業的經濟型態為主;進入遼瀋地區之後受情勢所逼,開始實行大規模計口授田,逐漸放棄採集漁獵。

  申忠一《建州紀程圖記》節錄太祖前期建州女真的農業生活,其中有幾個重點:

  一、各部落置屯田,糧餉置其處,不集中於城裡。

  二、女真人逐水而居,聚落多於河川旁邊,而少於山谷。

  三、無野不耕,意謂著充分開發土地。

  努爾哈赤起兵後,破壞明朝分化孤立、以夷制夷的邊防策略。明朝遂以禁市方式截斷建州女真的經濟。為突破困境,建州女真只好向朝鮮建立關係,請求開市或上京貿易,購買食糧、鹽、布帛、農器和耕牛等。尤以農器和耕牛更是急迫需要,從建州女真以馬匹換取耕牛便可得知。至於農器,此時建州女真僅有初步的採礦煉鐵技術,只好擄掠漢人和朝鮮鐵匠。糧食壓力之大,已經到達無地不開發、無人不可用(乞丐僧人皆給予田)的境界。

  為了提高生產人力,建州女真持續擄掠朝鮮人及漢人充當農耕奴隸。但投降者日眾,多為戰鬥而非生產者,糧食壓力達到高峰。努爾哈赤便於萬曆四十一年(西元一六一三年)命令各牛彔出丁出牛以墾荒,設立穀倉以備歉收。並開始統計男丁,養蠶種棉。在明朝棄寬奠六堡後,六萬人居耕的農田盡入建州女真之手,這使明朝驚覺無法再對建州女真實施糧食經濟控制,迫令建州女真退地。為了對抗明朝剝奪生活命脈,建州女真「逐城界凡,設兵守禦,以禦農人。」

  在本身的觀念上,努爾哈赤也了解到女真和蒙古的經濟型態差異(飼養家畜;耕田食穀),對於農業生產的政策推動而言是很重要的。 

  四、薩爾滸戰役後的農業情形:


  薩爾滸戰後,建州女真得到了遼東以東的廣大土地及人民,關外除河西地區外已無地方可搶掠。龐大的人口糧食壓力迫使努爾哈赤將國人分為農戰二部,以農(計口授田、大規模墾荒)養戰,以戰(掠奪)衛農。

  遼東地區在萬曆中後期,從文祿‧慶長之役豐臣秀吉侵略朝鮮開始,戰事紛起,屯田漸荒(兵額日減,糧餉倍增)。在太祖起兵後,拋田荒廢的情形更加嚴重。直到努爾哈赤拿下遼瀋地區後,才有大規模的計口授田墾荒,原來建州住民皆分屯遼瀋地區,投降漢官編戶分田。旗兵分駐各地,一邊軍屯,一邊保護農作(漢人內耕,夷兵外衛)。計口授田有限度的保障遼人生活,而太祖又以授田、徭賦均平的利多引誘河西居民。遼人在飽受明朝官員苛賦騷擾後,對於無額外收賦的努爾哈赤自然容易受其吸引。

  官方的牛馬由二十人丁分養,合出糧草,無糧草者出銀。徵收糧草也是無草者折銀代之。以上例子可見,建州女真正逐漸從以物易物的自然經濟,轉變成為貨幣經濟。農業的生產管理也複雜化,除了什庫、牛彔、千總大人督促耕耘外,還增加了負責分配田宅和會計出入的專職人員,農產品的管理和人力調度程序專業化,農具也統一由中央鑄造發放。不過此時建州女真尚未發展出官俸制,各官吏仍有自己的農田和農奴。

  五、結論:


  即使女真人透過以掠奪漢人和朝鮮人等農業民族,作為生產農奴來強化生產力,但受到壓迫欺凌,使得漢人及朝鮮農奴逃亡事例不勝枚舉。農民的貧苦生活不僅會影響糧食價格,造成糧荒;同時紡織業的不成熟使得衣帛的供應仍得靠朝鮮、蒙古、明朝的轉買或搶奪,建州的經濟基礎仍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之中。

  努爾哈赤的農業政策只是解決了部分的糧食供應問題,仍然需要靠旗兵掠奪補助。然而經過太祖的農業政策,太宗的延續體制化,加上投降漢官的編戶分田、督導耕作,為建州女真建國打下一個非常重要的根基。

沒有留言: